媒體南工 NAVIGATION
[南京日報]每天騎行10多小時,10天途經五省十市
每天騎行10多個小時、10天時間跨越1500公里、沿途經過五省十市,國慶期間,南京工業大學迎來2020級新生,安全學院的劉子航獨自從內蒙古赤峰騎行到南京報到。
高考后堅持健身,為騎行做準備
騎行上學,這是一個多么瘋狂的想法!而在劉子航的腦海中,這個想法在高三那年就已萌生。高考結束了,他的同學早已扔下書本盡情放縱玩樂,可劉子航一直在為此次騎行做準備,他在堅持健身。身體強壯才能經得起一路上的風餐露宿,他一直堅信這一點。
決定騎自行車之后,他對自己的自行車進行了改裝,加了后座,減了后視鏡,裝上了手機支架。距離報到的時間越來越近,劉子航也做好了所有的規劃,他規劃了東線、中線、西線三條線路。如何選擇呢?
考慮到東線的后半段路程沿海騎行,天氣陰晴不定;西線蜿蜒曲折浪費時間,在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之后,他選擇了路程最短、路況最好的中線。
都說“兒行千里母擔憂”。他向爸媽詳細介紹了自己的計劃,每一個站點的下榻賓館都已經明確,也做過十分細致的路線規劃圖,把爸媽最擔心的地方都事無巨細地向他們解釋。通情達理的爸媽同意了他的計劃。
一個人,一輛自行車,他開啟了嶄新的旅途。
穿越漫長隧道,與內心的恐懼賽跑
劉子航怎么也沒想到,巨大的挑戰在他騎行第二天就出現了。在從河北玉田到天津濱海新區的這條線路上,早上的小雨越下越大,逐漸發展成中到大雨。當時的劉子航毫無退路,只能披著單薄的沖鋒衣冒雨前行。
最困難的是,他需要連續穿過三四條漫長的隧道,最長的隧道有兩公里。隧道內的自行車道正在維修,機動車道邊緣鋪滿的小石子震得他的手失去了知覺。平均一分鐘就有二三十輛大卡車呼嘯而過,帶來一陣又一陣刺耳的響聲。隧道內空氣渾濁,路燈昏暗,劉子航無法看清路況。
“當時真是非常崩潰,加上中午沒有吃飯,精疲力竭,甚至感覺這條隧道走不到盡頭?!眲⒆雍秸f,那時他想起了此前失敗的騎行經歷。那時他從赤峰騎行到克什克騰旗,因為沒帶救命糧,在西拉木倫河附近,一連二十幾公里沒有一戶人家,他脫水了。躺在路邊過了好一會兒,例行巡邏的3名森林消防員救下了他。那次騎行沒能成功到達目的地,成了他騎行史上的一大遺憾?!鞍胪径鴱U不是我的風格,說什么都不能放棄?!毙闹械呐鹪俅伪l,“我一定要成功抵達南京!”這樣的想法支持他走完了接下來的隧道。
陽光總在風雨后。等他穿過最后一個隧道,映入眼簾的是一片蔚藍的大海,那里風和日麗,前路坦蕩。那一刻,他激動地引吭高歌。
決定好就開始,最感謝“想到就去做的自己”
十天時間悄然過去,劉子航一步步接近目的地,他的終點定在南京工業大學江浦校區東南門。到達南京后的劉子航非常激動,他特別感謝爸媽能放手讓他完成自己的夢想,也特別感謝一路上新同學、小班以及輔導員樂平的支持和關心,而他最感謝的,是那個想到就去做的自己。
對于同樣懷揣夢想的小伙伴們,他說,“我們不是沒有能力實現自己的目標,而是沒有付諸實際的行動。”就像小學課本《走一步,再走一步》中寫的那樣:在人生的道路上,有許多困難解決不了,但只要把它們分成一個一個小問題,最終就會成功。最后,他補充道:“如果你問我此次騎行的意義,我不敢洋洋得意炫耀自己,我想的其實很簡單,我就想要挑戰自己,想到就去做,決定好就開始。”
通訊員 南工萱 張金鳳
2020年10月8日《南京日報》A04版:http://njrb.njdaily.cn/njrb/html/2020-10/08/content_576683.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