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南工 NAVIGATION
[中國化工報]讓黨建和科研同頻共振——記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南京工業大學化工學院教師第五黨支部
化工學科在教育部學科評估中獲A類,軟科排名全國第三;入選首批全國高校“雙帶頭人”教師黨支部書記工作室;作為唯一高校黨組織獲評2019年江蘇省先進基層黨組織;助力學院黨委入選教育部首批全國黨建工作標桿院系;2021年獲評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
南京工業大學化工學院教師第五黨支部(下稱“第五黨支部”)讓黨建和科研同頻共振,取得了一系列耀眼的成績。
打造“黨建+”模式
據第五黨支部書記范益群介紹,該黨支部著力提升組織力戰斗力,探索形成“五化”“五服務”的支部特色工作法,即強化支部工作系統化設計、規范化管理、項目化推進、品牌化建設、數據化考核;發揮學科優勢,服務黨員教育,服務學生成長,服務學院發展,服務地方經濟,服務支部建設。
第五黨支部不斷強化黨建工作和業務工作“雙融雙促”,激活黨建和科研同頻共振“雙引擎”;堅持“立德樹人”服務學生成長,創新“黨建+”服務學院發展,依托學科優勢服務地方經濟。近5年來,南工大化工學院先后入選國家一流本科專業、江蘇省優勢學科,在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上取得了突破性成績。第五黨支部黨員沈海霞所在課題組自主研發生產的紡絲原材料——熔噴料,實現了N95口罩濾芯材料的生產,有效緩解了去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口罩供應緊張的局面,課題組負責人獲評江蘇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
厚植支部文化根基
“文化是一種精神力量,是支部生命力之源。”范益群介紹,南工大化工學科創始人時鈞院士是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化工高等教育一代宗師,培養了近20位兩院院士。時鈞的愛黨愛國、追求真理、嚴謹治學、勇于創新、甘為人梯的品質已成為南工大一種精神。
第五黨支部以時鈞精神形塑的文化為精神內核,厚植支部文化根基,形成一種代代傳承的文化基因,以筑牢黨員理想信念,激活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第五黨支部編寫了《化工教育一代宗師時鈞教授》一書,作為全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黨員學習教材。在時鈞精神的影響下,第五黨支部打造出首批“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
第五黨支部成員合力構建“三全育人”體系,積極開展課程思政探索和實踐,凝練“思政融于專業”的特色化工教育新方法,指導學生參加全國挑戰杯、化工設計等各類大賽,連續9屆獲得全國大學生化工設計競賽特等獎、“挑戰杯”全國特等獎。
積極發揮“頭雁效應”
范益群是首批全國高校“雙帶頭人”教師黨支部書記工作室負責人。近年來,以范益群為代表的黨員先鋒積極發揮“頭雁效應”,服務支部建設。
2014年,以范益群為骨干的團隊研發的世界上首套膜法造紙廢水“零排放”處理工藝,曾被推薦為環保領域的代表性成果在國家“十二五”科技創新成就展上展出,央視以“一滴水的故事”進行了專題報道。范益群帶領學科在教育部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位列A類,牽頭申報江蘇省優勢學科項目,連續三輪獲得A類資助;致力于陶瓷膜研究開發,先后承擔國家973項目課題、國家863重大專項課題、自然科學基金面上等項目。
第五黨支部始終把示范引領作為重要使命,通過召開交流研討會、座談講座、專題報道等,示范推廣“五化”“五服務”特色工作法,輻射帶動高校黨支部建設;與江蘇警官學院治安管理系第二黨支部簽訂黨建共建協議,圍繞課程思政開展共建合作;承辦了江蘇省提質增效行動計劃研討會,協助學院黨委舉辦首屆全國高校化工院系黨建工作論壇;除了與高校黨支部共建外,還走向社區街道,進行惠民項目服務,與南京市棲霞區龍潭街道黨支部共建的生活污水一體化處理裝置示范項目已正式運行,取得了很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2021年7月23日《中國化工報》第4版:http://124.207.49.121/pc/page.do?pageId=666531&pId=1157
中化新網:http://www.ccin.com.cn/detail/7210681d049c386040068403f3ecbd25/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