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南工 NAVIGATION
[新華網(wǎng)]南京工業(yè)大學:用活用好“江蘇符號” 扎實推進黨史學習教育
“斷頭今日意如何?創(chuàng)業(yè)艱難百戰(zhàn)多。此去泉臺招舊部,旌旗十萬斬閻羅。”當陳毅元帥的《梅嶺三章》從新四軍紀念館原館長孫國棟口中念出時,南京工業(yè)大學博雅堂內(nèi)近千名師生無一不為之動容,革命前輩堅定的政治信仰、積極樂觀的革命精神深深感染了大家。
5月8日下午,省委宣講團成員、鹽城市政協(xié)教文衛(wèi)體委員會主任、新四軍紀念館原館長孫國棟應邀來南工大為師生作“學習黨史軍史,傳承‘鐵軍’精神”專題報告。孫國棟從黨史學習教育與“鐵軍”精神、“鐵軍”淵源和新四軍歷史、新四軍“鐵軍”精神的主要內(nèi)涵和傳承“鐵軍”精神汲取奮進力量等四個方面作了深入講解。孫主任通過珍貴的歷史影像資料、革命前輩所撰詩詞及民謠歌曲等生動事例,深刻闡釋了“鐵軍”精神的主要內(nèi)涵“聽黨指揮, 鐵的信仰;報國為民,鐵的擔當;英勇頑強,鐵的作風;執(zhí)紀嚴明,鐵的紀律”,再現(xiàn)了新四軍曲折中發(fā)展的光輝歷程。
“孫老師的報告‘有論’‘有據(jù)’‘有情’‘有趣’,既深刻又生動的語言表達,為我們上了一堂精彩的黨史教育課。”全國黨建工作標桿院系、南工大化工學院教師第五黨支部副書記石麗蕓感慨地說,聽了報告,進一步了解了新四軍可歌可泣的歷史,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鐵軍”精神的豐富內(nèi)涵,我們要自覺傳承“鐵軍”精神,在奮進新征程中汲取精神力量。“新四軍與百姓魚水深情不是天生而就的,而是用心培育出來的,這對我們有很深的啟迪作用。”南工大黨史學習教育宣講團成員、先進材料研究院黨委書記馬明輝動情地說,看到新四軍當年制定的“上門板捆稻草,房子打掃干凈。進出要宣傳,說話要和氣……”這些“十大注意”時倍受觸動,“從這些‘細節(jié)’中,可以看出新四軍對老百姓的體貼與關愛。”南工大廣播臺臺長、大學生菁英人才學校學員丁維康表示。
“新四軍‘鐵軍’精神是共產(chǎn)黨人精神譜系中的‘江蘇符號’之一。在黨史學習教育中,我們要用好用活江蘇豐富的黨史資源,持續(xù)推動學習教育走深走實。”南工大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副組長、黨委副書記崔益虎表示。(楊芳)
2021年5月9日《新華網(wǎng)》:http://www.js.xinhuanet.com/2021-05/09/c_11274253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