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南工 NAVIGATION
[中國青年報]南京工業大學:“直播帶崗”助畢業生拓寬就業路
“叮鈴、叮鈴”,正在電腦面前寫畢業論文的閆旭業接到了一通“報喜電話”,他被錄用了,與他一同前去面試的室友也收到了錄用信息。
近日,南京工業大學校園內,一群“足不出校”的準畢業生們相繼收到了offer。從投遞到接到錄用通知,他們總共花了不到一周時間。短時間內如何保證高校畢業生就業,該校的“成功秘籍”是一場直播。
“一鍵”快捷對接供和需
“直播帶崗?這靠譜嗎?”懷著忐忑的心情,該校機械學院大四學生閆旭業決定試一試。打開學校的“直播帶崗”平臺,他發現此時已有150名同學關注著直播。
同校建筑學院畢業班學生杲峻地在考研、考公務員相繼失利后,也想抓住春招的機會。新學期一開學,他就奔波各地參加招聘會和宣講會,他時常抱怨:“比‘被拒’更難的是奔波。”
輔導員在群里通知大家第二天下午參加學院“直播帶崗”活動,杲峻地第一個回復了“收到”,外加3個感嘆號:“少了到處求職、投簡歷的環節,我非常開心。”
在線下宣講會中時常碰壁的匯川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楊威也松了一口氣:“今年,我們年銷售額要沖擊200億元,銷售崗和技術崗都急需人才。”
第一次直播的楊威還提前做了功課,為了能在直播中短時間內“抓住人”。直播結束,楊威留下郵箱地址,隨即就收到60余份簡歷,這是他前半個月兩場線下宣講會收到簡歷數的兩倍。
一周內43場“直播帶崗”、20個學院全程參與、5000人次學生觀看互動、60余家用人單位拋出“橄欖枝”……一串數據背后是1000多個崗位需求。
“‘直播帶崗’這種方式既可以調動同學們參與的積極性,也可以將他們從繁忙的求職之中‘解放’出來。”該校學生處副處長張翔說。
定向精準匹配人和崗
為了讓學院選企不盲目、對接有重點、選擇更精準,該校同時開展了“明確‘一行十企’”重點企業清單行動。
直播活動中,化工學院就來了一位“常客”——萬華化學集團。“我們對化工學院畢業生往年的就業情況進行了統計,在大型國企、央企、全國500強等單位就業的畢業生中,入職萬華化學、中石油、中石化的占到了70%以上。”化工學院黨委副書記季青春介紹,據此,該院首先向萬華化學集團發出了邀約。
在這次“直播帶崗”中,杲峻地收到了啟迪設計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offer,“早就聽說這家設計院了,每年都有10多位學姐學長簽這家公司。”
該公司總經理陸志剛也對南工大學子很有好感:“我們跟南工大合作四五年了,南工大的專業設計與我們的崗位需求十分匹配,招進來的畢業生也都很踏實、很能干。”
去年11月,《教育部關于做好2021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中指出,各高校共同參與實施“24365崗位精選計劃”,精確采集崗位要求和求職意向,向高校畢業生精準推送崗位信息。
“‘精準錨定’讓企業和畢業生不再盲目撒網,提高求才和求職的效率是我們開展‘直播帶崗’的目的。”該校學生工作處處長黎能進說。
用心做好“愛與服務”
因為新冠肺炎疫情,該校建筑學院2021屆畢業生沙莎出國留學的念想被打破,由于一直忙于準備相關申請材料,錯過了參加就業指導的黃金時期。
“就業指導主要集中在畢業前一年,最后一學期基本上都‘埋沒’在崗位信息里了。”令人興奮的是,沙莎在直播帶崗中認識了陸志剛。
就如何在筆試和面試中取勝等求職技巧,陸志剛對沙莎進行了“現場培訓”。
直播結束后,陸志剛留下了個人微信號,面對50多位同學的求職咨詢,他傾囊相授。
南京維景數據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蘭森是該校校友。現場,蘭森的分享讓很多同學忘了這原本是一場招聘。
“其實大四時我們也常有迷茫,比信息更重要的也許是溫暖吧。”材料學院大四學生王文濤也曾通過線上校友平臺咨詢過5位學長。他印象中有幾次,學長白天太忙沒有及時回復他,直到凌晨還發來一條條長信息,生怕沒有說完整、說清楚,這讓他覺得很溫暖。
“就業指導與就業市場同時進行,使‘愛與服務’的學生工作理念貫穿學生成長成才的各個階段,讓學生懂得感恩、學會感恩。”南京工業大學黨委副書記吳勝紅說。
朱琳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超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21年04月12日《中國青年報》第07版:http://zqb.cyol.com/html/2021-04/12/nw.D110000zgqnb_20210412_1-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