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南工 NAVIGATION
[中國科學報]全球華人化工學者研討會召開
10月31日,第十二屆全球華人化工學者研討會暨全球華人化工者學會(GACCE)2020年度年會在南京召開。來自加拿大、美國、英國、德國等國家和地區(qū)以及國內高校、企業(yè)、科研院所約1000多位專家學者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參會。圍繞材料化學工程、傳質與分離、工業(yè)催化、煤化工、新能源化工等主題,他們進行研討與交流。
今年突發(fā)的疫情,讓化工業(yè)迎來一次大考。化學化工在病毒的高效快速檢測、防疫用品制造、疫苗的研制開發(fā)等方面所發(fā)揮的作用有目共睹。如此背景下舉辦的全球華人化工學者研討會,讓大家熱切盼望聽到“研究方向”。
科技部副部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徐南平強調了生命化學新概念:化工創(chuàng)新應以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四個面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zhàn)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為導向,注重巴斯德模式即國家重大需求中的基礎研究和牽引技術,將化工與生命科學結合,研究生命化學工程,推動人類社會的新發(fā)展。
南京工業(yè)大學化工學院院長范益群認為,疫苗和藥品必須利用化學工程的放大技術才能快速實現規(guī)模化生產,適應全球70億人的需求。化工要主動與生物醫(yī)藥緊密結合,并在生物醫(yī)藥領域研發(fā)的基礎上實現更大規(guī)模的生產。
大會議期間,主辦方頒發(fā)了2020國際杰出青年化學工程師獎,該獎項由大連理工大學教授姜曉濱獲得,侯陽、黃佳琦等八位學者獲得“2020未來化工學者”稱號。
據悉,全球華人化工學者研討會是匯聚全球化工領域專家學者的國際性學術會議,采用中國境內與境外輪流承辦的模式已經成功舉辦了十一屆。本次會議由全球華人化工者學會主辦、南京工業(yè)大學承辦,太原理工大學和廣西大學協辦。
2020年11月2日《中國科學報》: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0/11/447892.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