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活動 NAVIGATION
〔2023科技創新月〕第三屆公共安全與應急管理論壇
主辦單位:
南京工業大學
共同主辦單位:
江蘇省安全生產科學研究院
江蘇省消防協會
江蘇省化學化工學會江蘇省化工行業協會
承辦單位:
南京工業大學安全科學與工程學院
江蘇省危險化學品本質安全與控制技術重點實驗室
應急管理部化工過程安全生產重點實驗室
會議時間:2023年5月21日
會議地點:南京工業大學江浦校區土木樓(立德樓)
會議簡要日程:
時間 | 日程安排 | 地點 | |
2023.5.21 | 08:00-08:50 | 注冊報道 | 立德樓二樓報告廳 |
09:00-12:00 | 開幕式及特邀報告 | 立德樓二樓報告廳 | |
14:00-17:30 | 分論壇(一):主題報告 | 立德樓二樓報告廳 | |
分論壇(二):主題報告 | 立德樓101會議室 |
審核:王靜虹
報告專家簡介及摘要
大會報告
1.報告題目:煤礦熱動力災害防控及研究進展
報告人簡介:秦波濤,中國礦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入選國家級人才,國家安全生產專家組專家,獲中國青年科技獎、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等榮譽。主要從事煤礦熱動力災害防治、防滅火材料開發、礦山粉塵及職業危害防治等研究,主持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等國家及省部級項目10余項;成果獲1項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江蘇省科學技術一等獎、2項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科學技術一等獎、1項中國專利優秀獎等,授權美國等國際國內發明專利60余項,在近200個煤礦應用。
報告摘要:煤礦熱動力災害是煤礦重特大事故中占比最高、致災最嚴重的災害。當前對其成災原因、演化特性和救災風險等還認識不足,導致對熱動力災害的預防和處理仍缺少有效方法與技術,造成熱動力重特大事故至今時有發生、救援處理常面臨困境。為了進一步提高防控煤礦熱動力災害的能力,闡述分析了我國煤礦熱動力災害的研究現狀,提出了當前災害防控存在的難點,系統地開展了煤礦熱動力災害致災機理、演化特性、防控方法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并在關鍵特征參數探測理論與技術、監測預警原理與方法、智能滅火抑爆方法與技術、應急救援管理技術等方面提出了下一步的研究展望。
2.報告題目:江蘇消防科技信息化建設的發展和展望
報告人簡介:曹勇兵,1990年加入消防部隊。現任江蘇省消防救援總隊黨委委員、總工程師。南京工業大學碩士。全國消防標準化委員會委員,江蘇省物聯網標準化委員會委員,省火災調查專家組組長。先后三次榮立個人三等功。主編《賓館飯店消防安全管理手冊》和《消防無人機應用》等書,在國家核心期刊發表“化工火災致災因數及對策”等20多篇論文,修編國家標準《城市消防遠程監控系統技術規范》等,獲得兩項發明專利,三項軟件著作權,一項部級科技創新二等獎。
報告摘要:近年來,江蘇省消防救援隊伍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關于應急管理重要論述、重要訓詞以及視察江蘇重要講話指示精神,緊緊跟上“全災種、大應急”職責任務拓展的新形勢,抓住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為核心的科技創新機遇,充分發揮江蘇數據資源豐富、物聯網先行發展和應用場景多元的優勢,加快構建數據賦能消防救援事業發展新模式,積極研發超重型成套化工滅火設備,建設真火模擬訓練設施,有力提升了火災防控、滅火和應急救援能力水平,為維護全省安全穩定作出了積極貢獻。
3.報告題目:重點行業領域安全生產產業技術突破與發展對策
報告人簡介:白志山,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國家級人才。研究方向為分離過程強化新技術與裝備,共主持973計劃青年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科研課題50余項,相關研究成果被行業標準(HG/T 5636、HG/T 5640)采納,入選青年長江、973計劃青年首席科學家、優青、首批青拔等國家級人才計劃。近五年,以第一/通訊發表SCI收錄論文37篇;授權中外發明專利22件,其中專利轉讓6件。先后獲得2019年上海市科學技術獎—青年科技杰出貢獻獎、2018年中國青年科技獎、2015年上海市技術發明一等獎(排名第1)等。
報告摘要:報告研究了化工、煤炭、消防等重點行業領域的安全生產技術發展階段及國際比較,提出重點行業領域安全生產的關鍵技術、產品創新和服務能力提升的路徑,形成產業政策、標準規范、財政支持、人才培養、專項攻關等對策建議。
4.報告題目:高層建筑外立面開口火溢流動力學機制與演化規律
報告人簡介:胡隆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火災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國際火災安全科學學會(IAFSS)副主席;入選國家杰青、國家級人才、“優青”,2020年當選國際燃燒學會會士(CI Fellow)。擔任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建筑防火專委會副主任委員、中國消防協會耐火構配件分會副主任委員、全國消防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Tunnel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副主編、Fire Safety Journal和Fire Technology編委。
胡隆華教授主要研究環境風、低壓、微重力等特殊邊界條件下火災動力學前沿科學問題。主持國家基金“重點項目”、“重點國際合作項目”等國家基金10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中國科學院載人空間站基礎研究項目等,以第一/通訊作者身份發表SCI論文150余篇,2014-2022連續9年入選愛思唯爾(Elsevier)中國高被引學者。出版學術專著3部、參編國家標準2部。受邀在第12屆國際火災安全科學大會等做大會(邀請)報告14次,獲中國職業安全健康協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教育部自然科學二等獎等。
報告摘要:高層建筑外立面立體火災,是城市火災與公共安全的重要挑戰。近十余年來,我們針對環境風、低壓、不同外墻結構等邊界條件下的開口火溢流及外立面立體火行為,系統開展了理論和實驗研究,揭示了外立面火的溢流發生機制、火焰高度、溫度、熱流分布等特征參數分布特性、及其危害參數在城市的擴散演化規律。報告對本團隊的上述研究進展進行了總結,并對未來工作和挑戰進行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