菁菁校園 NAVIGATION
蘇州電視臺等媒體報道2011學院學子參加疫情防控志愿服務
“看著自己從小生活的家鄉(xiāng)受到疫情的殘忍沖擊,作為一名大學生和共青團員,很希望能夠做些什么?!崩^2月10日蘇州市發(fā)現(xiàn)1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后,新增病例陸續(xù)出現(xiàn),蘇州市迅速組織全員核酸檢測,排查任務十分繁重,人在家鄉(xiāng)的2011學院2020級蘇州籍學生薛依菲感慨道。她主動找到社區(qū)工作人員,毫不猶豫地報了名,成為一名姑蘇區(qū)梅巷社區(qū)的防疫志愿者,以實際行動彰顯自己的青春力量與擔當。
一身防護服,一穿就是六個小時。負責分發(fā)核酸“已檢”憑證的薛依菲恰好坐在風口,但她卻一步不挪地堅守在崗位上。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她說,“坐的時間長了確實會感覺很冷,尤其是手腳,就像踩在冰塊上一樣。但每當覺得自己能為疫情防控出點力,做點事,心中卻深感幸福與滿足,感覺在志愿服務中找到了自己的價值?!?/p>
2月16日、18日-20日,薛依菲參與了包括分發(fā)核酸“已檢”憑證、維護現(xiàn)場秩序、錄入身份證信息等工作。“錄入身份證信息需要與居民密切接觸,需要穿‘大白’,整套防護裝備穿脫步驟繁瑣,穿上后不僅十分悶熱而且行動不便,過不了一會兒就能感受到口罩里的霧氣凝結成水滴悶在臉上。就這樣從下午一點一直到晚上七點,沒有片刻休息?!痹谡劦接∠笊羁痰氖虑?,薛依菲眼神堅定,“雖然感覺很疲憊,但看到醫(yī)護人員、志愿者在辛勤工作,排隊檢測核酸的居民都在有條不紊地配合著,自己這點付出真不算什么。”
當談到此次參加疫情防控志愿服務工作的收獲和感悟時,薛依菲說,這次疫情,我看到了很多像我一樣的普通人參與其中,還有從各地趕來支援的醫(yī)生,他們都非常辛苦,社區(qū)的工作人員連續(xù)好多天只能睡在辦公室。在這種特殊時期,我們的安全由他們守護,他們都是平凡世界里的英雄。參加抗疫工作不僅磨礪意志,還能幫助他人,讓我收獲良多。
平日里身處校園的“大孩子”,成為了社區(qū)服務居民的“暖心人”,薛依菲和伙伴們用奉獻匯聚正能量,用愛心傳遞溫暖,用熱血書寫青春。
蘇州電視臺、《江南時報》等媒體對薛依菲同學進行了采訪報道。
作者:2011學院;審核:米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