菁菁校園 NAVIGATION
戰“疫”暖心事┃魏越:致敬我的媽媽——基層防控“守門人”
我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2019級電子類專業本科生魏越。因為疫情,寒假中很多同學和父母“宅”在家中,而我,已經十多天沒有見到我的媽媽了。
我的媽媽高麗琴是南京市棲霞區邁皋橋街道萬壽村社區黨委副書記,也是區第十八屆人大代表。作為一名基層黨員,疫情暴發后,她毅然放棄了春節假期,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之中,在社區、小區門口,都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媽媽主要負責核查外來人員信息、督查各小區體溫檢測等工作,每天連軸轉十幾個小時,成了名副其實的疫情防控“守門人”。
媽媽每天7點多便出門,每晚近11點才能回到家中,爸爸也堅守在工作崗位每天早出晚歸。媽媽說因為無法陪伴我,將我送到了爺爺家中,我猜想媽媽是擔心工作中存在感染的風險才將我送走,我心里很不是滋味,但為了不影響媽媽的工作,我“欣然”接受了。
媽媽的工作非常辛苦,因為社區人員眾多,吃飯時間也是人員出入高峰,因此三餐都無法按時吃。早午餐只能用餅干或者方便面對付,晚餐則由爸爸下班后做好了送去。每晚當別人坐在溫暖的家中飯后閑談的時候,在寒風中站了一天的媽媽才稍得片刻空閑,吃上一口熱乎飯。
工作初期,也遇到個別居民不理解的情況,個中辛酸媽媽從不對外人說。如果不是爸爸每天送飯時看到或者聽其他人說起,我們都被媽媽“美麗的謊言”欺騙了。但媽媽一直堅守在“守門人”的崗位上,耐心勸導居民、細心科普防疫知識,贏得了越來越多人的理解。“今天小區有熱心居民給我們送了口罩和熱水,真的很溫暖!”說起這些,視頻里的媽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而我的內心卻五味雜陳。受到媽媽等工作人員的感召,社區中很多居民主動加入基層防疫的志愿者隊伍中來,一起當好“守門人”。
我的媽媽雖不是醫護人員,但是他們這些社區工作人員同樣是防疫的“排頭兵”,為一方居民“守好門”,在基層工作崗位上無私奉獻著。正是因為有成千上萬的人無私奉獻,為生命堅守陣地,疫情才能更快速有效地得以控制。我由衷地為媽媽感到驕傲。我相信,待凜冬離去,雪融草青,一切都會好起來,溫暖也必將延續。
【輔導員說】輔導員陳晨老師說:魏越是個很懂事上進的孩子,盡管她很擔心母親,但魏越為了不讓母親牽掛,也不影響母親的工作,只通過微信留言的方式表達對母親的關心。受到母親的影響,魏越早早就遞交了入黨申請書。作為班級學習委員,她也利用網絡在同學中宣傳防疫知識,并在假期中關心督促學習上有困難的同學,用另一種形式默默堅守著自己的崗位。
作者:陳晨(單位: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審核:鄭娟